【我在窗口写青春】水院学子讲党史:行走大江大河畔 学史力行守初心
为进一步丰富《大江大河畔的党史故事》主题党课的品牌内涵,扩大优秀辅导员宣讲的社会影响力,引导水分子们扛起“三地一窗口”的政治担当。 近日,浙江水利水电学院“大江大河畔的党史故事”党史学习实践团的14支实践队奔赴省内各地市,开展为期3周的主题为“强根铸魂学党史·勇立潮头敢争先”专项社会实践。活动由“四个一”组成:分别为参观一处红色教育基地——守好红色根脉,进行一次老党员访谈——传承红色基因、开展一次志愿服务——为民办实事、完成一次主题宣讲——讲好红色故事。
“饮水思源”觅初心。实践团在浙江嘉兴南湖纪念馆、丽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、宁波四明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参观活动。在守护红色根脉、追寻红色革命记忆的过程中,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的“奋斗史”。实践团在南湖纪念馆红船浮雕面前久久伫立,在党旗前庄严宣誓,重温热血激昂的入党誓词。秀水泱泱,红船依旧,时代变迁,精神永恒。不同时间不同地点、同一信仰同一方向,他们在学习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中聆听时代的回声,用实际行动回答“时代之问”。
“史海凝眸”忆往昔。尽管身处和平年代,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,英雄更不应该被遗忘。实践团深度访谈省内各地各行业的14位老党员,聆听并记录独属于他们在党旗下的成长故事。提振抗疫信心,弘扬红船精神,树立党员榜样,党员胡红月一生勤俭,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同时还坚持进行志愿服务,以民生热点为主题,创造系列作品,她的剪纸、书法、绘画多次在学习强国上刊登。她表示自己会一直秉持着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的党员精神,用自己的爱心和余热不断服务民生、服务社会。党员田观子为了党和基层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,一直在各基层单位间奔走,缺失了很多对年少儿子和家人的陪伴,对家庭他留有遗憾,但对人民他问心无愧。“身为党员,组织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,一直到现在也是”这是他对党和人民的承诺,“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努力学习,要多为人民着想,多为人民做事”这是他对青年人的嘱托。
“破浪搏击”担使命。为深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,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实在在的成果,实践团积极开展“我为群众办件实事”系列活动。在嘉兴市真合社区进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,拿起抹布对楼梯扶手、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进行清洁;在大运河边开展垃圾分类活动,共护家乡水;在丁兰街道进行疫情防控宣传,服务社区居民;在嵊州通源开展“爱心支教”助力乡村振兴,让小画笔绘出大大梦想。为一线社区工作者送上一瓶水一束花,送上一句“您辛苦了”。实践团队员在与工作人员同吃、同睡、同工作中切身感受劳动人民的不易,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实践地居民的肯定。
“勇立潮头”续华章。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,传递党的伟大精神,让党的声音入耳如脑入心,实践团成员励志把自己学到的、看到的、听到的“好声音”“好故事”讲给身边的人听。重走一段长征路,共忆那段“长征”情。实践团成员褪下校服换上军装,他们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外的河边进行公开党史宣讲,在嘉兴真合社区开展“做红船模型,听红船故事”主题宣讲,在湖州安吉组织开展“党史故事知多少”党史故事分享会,在湖州举办“唱支山歌给党听”红色曲目传唱活动等系列活动。发放精心编制的《大江大河畔的党史故事集》让党的声音和英雄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。
105人,14支队伍,14位老党员,20余场志愿服务,百余篇党史故事,覆盖浙江大部分地区。本次活动使实践队员上了一堂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。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。切实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。